券商柜臺交易市場現在雖然是看起來動靜不是特么大,可實際上是一直有創新產品在穩步跟進。
江恩理論記者獲悉,截至今日,國信證券、海通證券和長江證券等19家券商通過了場外期權業務或權益收益互換業務的專業評價。
江恩理論駐上海財經記者采訪某一規模型券商金融衍生品部人士時表示:“中國證券業協會金融衍生品業務規范發布前,通過權益收益互換專業評價的已有有8家券商;金融衍生品業務規范發布后,緊跟著又有看11家券商通過了權益收益互換或者場外期權業務專業評價。通過專業評價的創新產品基本為一對一協議式,主要面向高凈值客戶或者機構,私募性比較明顯。”
據了解,柜臺交易市場創新產品專業評價由券商相關專業人士組成專業評價委員會,根據券商上報產品方案的時間在20個工作日內不定期安排專業評價答辯,測評主要是在產品、風險、投資者方面等。
江恩理論曾在專業評價委員會評委的券商人士稱:“在今年的最近連續幾個月內都有創新產品專業評價的答辯,參與的券商也特別熱情,但是 參與的券商數量也是不一樣的,主要是各家券商上報產品方案的時間并不統一。專業評價之后產品方案要上報證監會,之后證監會給證券業協會無異議函,再由證券業協會給券商一個無異議函,這才算通過了。”
“券商上報的產品方案還涉及不少金融衍生品,不過目前通過了專業評價的業務就是權益收益互換和場外期權。這方面國信證券最早上報產品方案,現在已經有產品推出來了。”上述券商人士補充說道。
上證報記者根據公開信息統計顯示,今年以來柜臺交易市場分三批進行了試點券商的擴容,截至目前共計25家券商獲得柜臺交易業務資格。之后試點券商擴容的步伐停滯,到目前為止仍未有新的券商獲批開展柜臺交易業務。
不過,近日證監會主席肖鋼在《財經》年會上公開表態支持證券公司柜臺交易市場的發展。肖鋼指出,多層次的資本市場是一個很廣的體系,既包括股票,又包括債券,還包括期貨、期權和其他金融衍生品;既包括場內市場,又包括交易所之外的場外市場;既包括公募,又包括私募,它是整個一個體系。要規范和發展區域性的股權市場,要把區域性的股權市場納入到多層次股權市場的體系當中,還要發展證券公司的柜臺交易市場。
對此,有券業人士分析認為:“肖鋼公開表態推進柜臺交易市場發展,未來試點券商繼續放開也尚未可知。而且,雖然沒有新的券商加入試點,不代表柜臺交易市場毫無進展,已經獲批開展柜臺交易業務的券商一直有在設計并推出創新產品,只不過沒有再公開發行。”